五帝威神等牛马,六王子女尽嫔嫱
出处:《次择之韵聊纪秦事》
宋 · 朱熹
不知四海已扬汤,舞殿歌台乐未央。
五帝威神等牛马,六王子女尽嫔嫱。
仙心久已攀姑射,辨口从教泣华阳。
行客讵明千古意,虚疑霞佩响琳琅。
五帝威神等牛马,六王子女尽嫔嫱。
仙心久已攀姑射,辨口从教泣华阳。
行客讵明千古意,虚疑霞佩响琳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次择之韵聊纪秦事》,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秦朝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首句“不知四海已扬汤”,以“扬汤”比喻秦朝的暴政已经蔓延至四海之内,暗示秦朝的统治给整个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接下来的“舞殿歌台乐未央”描绘了秦朝宫廷的繁华景象,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秦朝统治者的奢侈与荒淫无度。
“五帝威神等牛马,六王子女尽嫔嫱”一句,将秦朝对待前朝帝王和贵族的态度比作对待牛马,将六国的子女视为嫔妃,表达了对秦朝残酷统治的强烈谴责。这里不仅揭示了秦朝对权力的贪婪,也反映了其对待前朝遗民的不公与残忍。
“仙心久已攀姑射,辨口从教泣华阳”两句,运用典故,借“攀姑射”表达对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讽刺,而“泣华阳”则可能暗指因追求长生而引发的悲剧。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秦朝统治者追求虚妄、不顾人民死活的批判。
最后,“行客讵明千古意,虚疑霞佩响琳琅”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真相的探寻与思考,以及对后世行客(即后来的读者或历史研究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理解并铭记这段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滥用、奢侈腐朽以及对人民的压迫的深刻批判,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教训的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