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宣和日,雍容接俊游
出处:《挽程伯禹尚书三首 其三》
宋 · 曾几
昔在宣和日,雍容接俊游。
横经临璧沼,提椠上瀛洲。
去德俄千里,依仁复两州。
岂知垂老别,华屋落山丘。
横经临璧沼,提椠上瀛洲。
去德俄千里,依仁复两州。
岂知垂老别,华屋落山丘。
注释
昔:从前。宣和日:宣和年间(宋徽宗年号)。
雍容:举止从容。
俊游:才俊朋友。
横经:研读经典。
璧沼:美丽的池塘。
提椠:携带书籍。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去德:离开美德之地。
俄:忽然。
依仁:依靠仁德。
两州:两个州。
垂老别:垂暮之年的离别。
华屋:华丽的房屋。
落山丘:成为废墟。
翻译
从前在宣和年间,我举止从容地结交才俊朋友。研读经典面对着美丽的池塘,携带书籍踏上瀛洲的旅程。
离开美德之地已有千里之遥,依靠仁德又扩展到两个州。
谁料到在垂暮之年会有离别,曾经华丽的房屋如今只剩下废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悼念程伯禹尚书所作的挽诗第三首。诗中回忆了程伯禹在宣和年间(北宋徽宗年号)的风采,他举止优雅,广结才俊之士,时常研读经典,游历名胜,如临璧沼、登瀛洲。诗人感叹程伯禹离开后,尽管他曾经的德行影响深远,覆盖千里,但如今却在晚年离世,昔日繁华的居所也如同山丘般荒凉。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