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柳花残
出处:《蕲州行营作》
唐 · 戴叔伦
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柳花残。
朱旗半捲山川小,白马连嘶草树寒。
朱旗半捲山川小,白马连嘶草树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蕲水:地名,指湖北蕲春县。城西:城市西部。
向北看:视线朝向北方。
桃花:春季开花的植物,象征美好。
落尽:全部掉落。
柳花:柳树的花,白色,常见于春天。
朱旗:红色的旗帜,古代常用以代表军队或重要人物。
半捲:半卷起,形容旗帜未完全展开。
山川小:山川显得渺小,可能因视角变化或距离远。
白马:白色的马,常用于描绘战马或骑士。
连嘶:连续不断地嘶鸣。
草树寒:草木在寒冷中摇曳,暗示季节或环境的冷清。
翻译
在蕲水城的西边向北望去,桃花已经凋零,柳絮也残破不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蕲水城西的春末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淡泊的情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蕲水城西向北看,桃花落尽柳花残。" 这两句从视觉上描绘了一幅画面,蕲水城西的方向是春天最后的痕迹,桃花已然凋零,只剩下了几丝柳絮,这种景象给人以时间流逝、繁华落尽的感觉。
"朱旗半捲山川小,白马连嘶草树寒。" 接下来两句则转向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朱红色的军旗在山间飘扬,但并未完全展开,这种半卷之状给人一种战争即将爆发但又似乎遥远的感觉。而白马长嘶,更增添了一份边塞的萧瑟感,草树之间传来的寒意,不仅是温度上的寒冷,更有一种时代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时光易逝等主题的深刻体会。同时,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意境淡远而又不失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