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歌罢海云过暝色,坐来檐月挂寒烟全文

歌罢海云过暝色,坐来檐月挂寒烟

明 · 梁柱臣
白水青山秋可怜,碧楼风物敞芳筵。
交深傲吏形骸外,兴逐词人菊酒边。
歌罢海云过暝色,坐来檐月挂寒烟
更为后会知能几,江海萍踪各渺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聚会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雅与自然美景的和谐交融。首句“白水青山秋可怜”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天的山水之美,白水与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卷。“碧楼风物敞芳筵”则将视线转向一座碧绿的高楼,这里正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宴会,宴席上香气四溢,热闹非凡。

接下来,“交深傲吏形骸外,兴逐词人菊酒边”两句,通过对比官场与文人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真挚情感的向往。在官场上,人们往往被繁文缛节所束缚,而在文人聚会中,他们可以尽情释放自我,享受诗歌与美酒带来的乐趣。菊花与酒是古代文人聚会时常见的元素,象征着高洁与豪情。

“歌罢海云过暝色,坐来檐月挂寒烟”描绘了聚会结束后的景象,歌声渐渐消散,海上的云彩也随着夜幕降临而隐去,只有月光洒在屋檐上,与远处的寒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最后,“更为后会知能几,江海萍踪各渺然”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离别的感慨,即使再相聚也不知何时,如同漂泊于江海间的浮萍,各自分散,难以预料未来重逢的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文人聚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由、友谊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淡淡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