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七夕次韵仲至赏析

七夕次韵仲至

宋 · 韩淲
钩月迷云殢柳梢,雷声收雨转晴宵。
从教冠盖填京国,得似儿童绕市桥。
玉漏沈沈传底恨,银河耿耿泻无聊。
政须百巧从天乞,懒和闲吟听夜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间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感慨。

首联“钩月迷云殢柳梢,雷声收雨转晴宵”以生动的意象开篇,月亮如钩,云雾缭绕,雷声过后,天空转为晴朗,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夜景图。这里运用了“迷”、“殢”等字眼,增添了画面的朦胧感和情感的细腻度。

颔联“从教冠盖填京国,得似儿童绕市桥”对比鲜明,一方面描绘了京城中官宦贵族的繁华热闹,另一方面则聚焦于儿童在市桥边的欢乐场景。这一对比不仅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也表达了诗人对童真快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反思。

颈联“玉漏沈沈传底恨,银河耿耿泻无聊”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玉漏,古代计时器,此处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忧愁;银河,既指自然景观,也暗含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宇宙无尽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尾联“政须百巧从天乞,懒和闲吟听夜潮”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诗人认为,面对生活的复杂和宇宙的奥秘,需要借助智慧和灵感来理解,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这里的“懒和闲吟”反映了诗人对忙碌尘世的疏离感,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七夕之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