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多碧草,春日自芳菲
出处:《谒茂陵祀孝贞太后》
明 · 薛蕙
一弃东朝养,千秋不复归。
夜台长寂寞,月殿少光辉。
野露栖金盌,山风动玉衣。
茂陵多碧草,春日自芳菲。
夜台长寂寞,月殿少光辉。
野露栖金盌,山风动玉衣。
茂陵多碧草,春日自芳菲。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薛蕙的《谒茂陵祀孝贞太后》表达了对孝贞太后的深深怀念和哀思。首句“一弃东朝养”暗示了太后曾经在宫廷中失去宠爱,被冷落;“千秋不复归”则强调了这种永久的分离,哀叹太后无法再回归人世。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太后陵寝的寂寥景象,“夜台长寂寞,月殿少光辉”,暗喻了太后亡魂的孤独与清冷。
诗人进一步通过自然景象寄托哀思:“野露栖金碗,山风动玉衣”,将太后比喻为静卧的金碗和飘动的玉衣,形象地展现了陵墓的荒凉和太后的遗容。最后两句“茂陵多碧草,春日自芳菲”,以茂陵周围的生机盎然反衬出太后墓地的寂静,表达了诗人对太后在春天依然独自芳菲的感慨,寓含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悼之情。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哀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