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不远郛郭下,轮蹄追赏何忙忙
出处:《桂山诸岩歌》
宋 · 赵夔
秦皇开郡为桂林,古号名邦五岭阴。
山琢玉簪攒万叠,江分罗带绕千寻。
青青四顾列群山,生自天工巧若?。
玲珑拔地耸层秀,峥嵘嵯峨星斗间。
其中有岩十二所,伏波灵显存祠宇。
颜公读书窟室中,叠彩北山如列布。
何年龙隐冲霄去,鳞鬣形模镵石路。
仙人刘公飞升时,岩壁宛然遗旧题。
穿云仙迹次左右,□虚道气多南溪。
白雉听经生人类,萧寺丰碑有元记。
信知一性无不通,石窦阴阴苔藓蒙。
西南中隐尤胜绝,穿处得名因吕公。
曾公程公皆旧迹,遗爱在民传古昔。
沈沈岩谷有馀光,炎方胜槩神难藏。
周回不远郛郭下,轮蹄追赏何忙忙。
山琢玉簪攒万叠,江分罗带绕千寻。
青青四顾列群山,生自天工巧若?。
玲珑拔地耸层秀,峥嵘嵯峨星斗间。
其中有岩十二所,伏波灵显存祠宇。
颜公读书窟室中,叠彩北山如列布。
何年龙隐冲霄去,鳞鬣形模镵石路。
仙人刘公飞升时,岩壁宛然遗旧题。
穿云仙迹次左右,□虚道气多南溪。
白雉听经生人类,萧寺丰碑有元记。
信知一性无不通,石窦阴阴苔藓蒙。
西南中隐尤胜绝,穿处得名因吕公。
曾公程公皆旧迹,遗爱在民传古昔。
沈沈岩谷有馀光,炎方胜槩神难藏。
周回不远郛郭下,轮蹄追赏何忙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桂林:古代郡县名,这里指桂林山水。五岭阴:五岭山脉的南部地区。
玉簪:形容山峰形状像玉簪。
罗带:形容漓江蜿蜒曲折。
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因其平定南方叛乱有功,封伏波将军。
颜公:颜真卿,唐代书法家。
穿云:穿透云层。
元记:元朝时期的记录。
石窦:石缝或石洞。
吕公:吕洞宾,道教传说中的仙人。
轮蹄:车轮和马蹄,代指行人和车辆。
翻译
秦始皇开辟郡县设桂林,古称名城地处五岭幽深。山峦如玉簪攒聚万重,漓江如罗带环绕千尺深。
四周青山环绕,仿佛出自天然巧匠之手。
玲珑山峰直插云霄,峥嵘险峻犹如星斗之间。
其中十二座岩洞,伏波将军的灵验仍存祠庙。
颜公曾在洞穴中读书,叠彩山北侧如画卷展开。
何时龙影消失冲天而去,留下鳞爪痕迹刻石径。
刘仙人飞升时岩壁上仍有旧题,穿云仙迹左右可见。
虚无缥缈的道气弥漫南溪,白雉听经之地人烟稀疏。
岩洞深处信仰流传,元朝碑文记载着历史。
确实,万物一体无不通达,石洞幽深苔藓覆盖。
西南秘境尤其超凡,因吕公而得名穿山洞。
曾公、程公遗迹犹在,他们的仁爱在民间代代相传。
深深的岩谷仍有余晖,炎热之地的美景难以隐藏。
这地方离城郭不远,人们匆匆忙忙前来欣赏。
鉴赏
这首宋代赵夔的《桂山诸岩歌》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出古代桂林作为名邦的独特魅力。诗人以秦皇开郡的历史背景起笔,赞誉桂林为五岭之间的瑰宝之地。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山琢玉簪”、“江分罗带”,形象地描绘了山峦叠嶂、江流环绕的美景。
诗中提到的“十二所岩”和“伏波灵显”的祠宇,暗示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颜公读书的洞穴和刘公飞升的仙迹增添了神秘色彩。岩壁上的旧题和穿云仙迹,体现了古人对超凡世界的向往与追寻。
“白雉听经”和“萧寺丰碑”则展示了宗教活动和历史记载的存在,反映出当地人文气息的浓厚。诗人强调了桂山岩谷的隐秘之美,尤其是因吕公而得名的穿岩,更显得独特非凡。
最后,诗人提到了曾公、程公等历史人物的遗迹,以及当地人民对他们的怀念,表达了对桂林山水及历史文化传承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展现了桂林山水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