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僮然粥鼎,我欲待晨光
出处:《病中有感四首 其三》
宋 · 岳珂
秋近夜初长,开窗病骨凉。
心惊嫠妇叹,肘系越人方。
动帐风侵几,窥檐月在床。
呼僮然粥鼎,我欲待晨光。
心惊嫠妇叹,肘系越人方。
动帐风侵几,窥檐月在床。
呼僮然粥鼎,我欲待晨光。
注释
秋近:秋季临近。夜初长:夜晚开始变长。
病骨:虚弱的身体。
凉:凉意。
心惊:心中惊悸。
嫠妇:寡妇。
越人方:越地的药方。
动帐:风吹动帐幔。
窥檐:从屋檐看去。
月在床:月光照在床上。
呼僮:呼唤童仆。
然粥鼎:煮粥。
待晨光:等待晨光。
翻译
秋天将近,夜晚开始变长,打开窗户,我虚弱的身体感到阵阵凉意。心中惊悸,听见寡妇的叹息,想起远方的越地药方。
风吹动帐幔,月光从屋檐斜照到床头。
呼唤童仆煮粥,我期待着天边的第一缕晨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在病中所作,描绘了秋夜的凉意和诗人自身的感受。首句"秋近夜初长",点明了季节转换,夜晚开始显得漫长,透露出一丝寂寥与凄清。"开窗病骨凉",通过窗户透进的凉意,直接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的状态。
"心惊嫠妇叹",借用嫠妇(寡妇)的叹息,暗示诗人可能对生活境遇有所感触,心境悲凉。"肘系越人方",可能是诗人引用或想象的典故,表达自己如同被束缚,无法解脱的困境。"动帐风侵几",写风吹动帐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冷清,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窥檐月在床",抬头看到月光透过屋檐洒在床上,画面宁静而孤寂,诗人的心绪似乎随着月光飘向远方。最后两句"呼僮然粥鼎,我欲待晨光",诗人吩咐童仆煮粥,显示出他对新的一天有所期待,希望能驱散病痛,迎接曙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病中所见所感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坚韧,以及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