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一蒲团,宴坐依横参
出处:《题叶尚书普光明庵》
宋 · 汪藻
长乐七闽会,山川富登临。
重城十万家,间以烟树林。
何许肆遐瞩,城西最高岑。
主人厌直归,与世相浮沈。
三宿得胜地,八还见初心。
明窗一蒲团,宴坐依横参。
面面来远色,层层列清阴。
闲翻贝叶书,静听频迦音。
万法照了处,人居两幽深。
嗟予晚闻道,况迫桑榆侵。
如何结保社,去脱头上簪。
从公刮眼膜,傥借篦千金。
重城十万家,间以烟树林。
何许肆遐瞩,城西最高岑。
主人厌直归,与世相浮沈。
三宿得胜地,八还见初心。
明窗一蒲团,宴坐依横参。
面面来远色,层层列清阴。
闲翻贝叶书,静听频迦音。
万法照了处,人居两幽深。
嗟予晚闻道,况迫桑榆侵。
如何结保社,去脱头上簪。
从公刮眼膜,傥借篦千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叶尚书普光明庵的环境与氛围。诗中“长乐七闽会,山川富登临”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长乐地区的壮丽山川,引人入胜。接着,“重城十万家,间以烟树林”则进一步渲染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何许肆遐瞩,城西最高岑”点明了观赏的地点,城西的高处,视野开阔,令人流连忘返。随后,“主人厌直归,与世相浮沈”描绘了主人归隐的心态,与世俗的纷扰形成对比,凸显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三宿得胜地,八还见初心”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胜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最初美好记忆的怀念。在“明窗一蒲团,宴坐依横参”的描述中,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内心平静如水。
“面面来远色,层层列清阴”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庵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闲翻贝叶书,静听频迦音”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追求。“万法照了处,人居两幽深”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的探索与理解。
最后,“嗟予晚闻道,况迫桑榆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悟大道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如何结保社,去脱头上簪”则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追求精神世界的愿望。“从公刮眼膜,傥借篦千金”则是对朋友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帮助自己清除心灵的障碍,达到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内心世界以及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哲学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哲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