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惭潞河鲤,万里到沧浪
出处:《寄董太史二首》
明 · 胡应麟
世事甘余拙,时才羡尔长。
读书同左史,执戟异东方。
雾拥金门色,天回玉陛香。
深惭潞河鲤,万里到沧浪。
读书同左史,执戟异东方。
雾拥金门色,天回玉陛香。
深惭潞河鲤,万里到沧浪。
鉴赏
此诗《寄董太史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对董太史的赞美与寄语,展现了诗人对才华与学识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世事甘余拙”,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世事上显得笨拙,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接着,“时才羡尔长”则表达了对董太史才华横溢的羡慕之情,暗示了两人之间的差异与敬佩。
“读书同左史,执戟异东方”两句,运用典故,将董太史与古代的左史相提并论,同时以“执戟异东方”来强调两人虽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如读书),但在其他方面则有着明显的不同,体现了对董太史独特才能的认可。
“雾拥金门色,天回玉陛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用“雾拥”、“天回”、“玉陛香”等词语,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庄严与神秘,也暗喻了董太史所在之地的尊贵与荣耀。
最后,“深惭潞河鲤,万里到沧浪”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像潞河鲤一样跨越万里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董太史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通过这一比喻,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远方友人深切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董太史才华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