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出处:《晚桃花》
唐 · 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挍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挍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树:一棵树。亚拂池:靠近池塘。
竹遮松荫:竹子和松树的阴影。
非因:不是因为。
无由见:无法看见。
闲人:悠闲的人。
寒地:贫瘠的地方。
生材:有才能的人。
遗挍易:被忽视或不被赏识。
贫家:贫穷的家庭。
养女:养大的女儿。
嫁常迟:出嫁常常延迟。
春深:春天深处。
欲落:即将凋落。
谁怜惜:有谁怜爱。
白侍郎:唐代官员白居易的别称。
折一枝:折下一枝花。
翻译
一棵红桃树靠近池边,竹子和松树的阴影让它在傍晚时分才开放。如果不是斜阳照射,我们可能无法看见它,如果不是闲人,又怎能了解它的秘密。
在寒冷的地方,有才能的人常常被忽视,贫穷的家庭养女儿,出嫁也常常推迟。
春深花落,有谁会怜惜它呢?只有白侍郎来折下一枝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末景象,通过对一树尚未开放的红桃和竹林中隐蔽的池塘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两句,表达了只有在特定的时光和心态下,人们才能真正欣赏到这份美丽。而后半首则转向现实生活中的困顿与期盼,透露出对贫寒家庭中女儿婚姻难题的同情。诗人通过白侍郎折枝桃花的情节,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鲜明的画面描绘,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