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风光偏恼掖垣人,银瓮连车载酒频全文

风光偏恼掖垣人,银瓮连车载酒频

元末明初 · 张昱
风光偏恼掖垣人,银瓮连车载酒频
寒食新烟万家树,洛阳花擅一年春。
拣好任从天女散,近前不嫌丞相嗔。
压帽红香归路晚,几多瞻望马前尘?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陪宴后堂,观牡丹,回有作》描绘了春天的宫廷或贵族府邸中赏牡丹的场景。首句“风光偏恼掖垣人”,以掖垣(宫禁或高级官署)之人对美景的特别感受起笔,暗示了牡丹盛开的季节里,宫廷生活中的特权享受和独特视角。

“银瓮连车载酒频”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银制酒瓮满满装载,频繁运载美酒,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牡丹的尊崇。

“寒食新烟万家树”描绘了寒食节时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与满城盛开的牡丹相映成趣,展现了洛阳城春天的繁华景象和牡丹的独特魅力。

“洛阳花擅一年春”直接赞美了洛阳牡丹的盛誉,认为其花开之盛足以代表整个春天的美丽。

“拣好任从天女散,近前不嫌丞相嗔”运用了神话传说,将天女撒花般的牡丹比喻为仙女下凡,即使丞相(可能指主人)在旁,众人也毫不顾忌地欣赏,流露出对牡丹的喜爱和对权贵的轻松态度。

尾联“压帽红香归路晚,几多瞻望马前尘?”描述了观赏者带着牡丹花香回家,直至夜色降临,路上行人纷纷驻足仰望,表达了牡丹的魅力不仅吸引着诗人,也令众多路人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宫廷或贵族赏牡丹的热闹场景,以及牡丹作为春天象征的高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