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冀裕后,其术传青囊
出处:《杂兴十二首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古人谨庙萃,后世重墓藏。
埋骨冀裕后,其术传青囊。
富贵出葬穴,此说何渺茫。
含襚富珠玉,所见尤不长。
自从开辟来,天地几战场。
祸乱遭发掘,不免帝与王。
甚者有逆孙,暴其先世丧。
何由系彼颈,巨刃挥天扬。
埋骨冀裕后,其术传青囊。
富贵出葬穴,此说何渺茫。
含襚富珠玉,所见尤不长。
自从开辟来,天地几战场。
祸乱遭发掘,不免帝与王。
甚者有逆孙,暴其先世丧。
何由系彼颈,巨刃挥天扬。
注释
庙萃:宗庙祭祀。墓藏:墓地安葬。
裕后:使后代富裕。
青囊:古代一部神秘的医书,这里指秘术。
穴:墓穴。
渺茫:模糊不清,遥不可及。
襚:古代丧葬时赠给死者的衣物。
所见尤不长:人们关注的焦点不长久。
开辟:宇宙形成。
战场:战争场所。
发掘:挖掘,此处指盗墓。
逆孙:不孝顺的孙子。
先世丧:祖先的陵寝。
颈:脖子。
巨刃:大刀。
翻译
古人重视宗庙祭祀,后代看重墓地安葬。期望死后能给后人带来福泽,这种秘术流传在《青囊书》中。
富贵人家的葬礼奢华,这种说法显得多么遥不可及。
陪葬的珠宝玉器虽多,但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不长远。
自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不知经历了多少战争。
战乱时期,连帝王将相的陵墓也难逃被盗掘的命运。
甚至有些不肖子孙,会公开侮辱祖先的陵寝。
如何才能阻止这种行为?就像用大刀挥向天空,难以实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历史沧桑、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诗人通过古人修庙和后世重视墓葬,反映出人类对于生命终结后的尊严和记忆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背后所蕴含的矛盾与无常。
“埋骨冀裕后,其术传青囊”一句中,“青囊”指的是古代用来盛放尸体的竹制或木制容器,诗人通过这一物象表达了对生命遗骸的尊重和未来繁荣的期望。
“富贵出葬穴,此说何渺茫”则揭示了一种世态炎凉,富贵之人即使在死后也不能摆脱尘世的争斗与诽谤,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含襚富珠玉,所见尤不长”一句表达了物质财富和荣华富贵终究是短暂的,不足以代表生命的真正价值。
接下来的几句则回顾历史的战乱与动荡,帝王的陵墓也未能幸免于难,甚至有逆子暴露先人的丧事。这段叙述充满了悲凉和无奈,彰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英雄辈出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类暴行的谴责。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反思的手法,抒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