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生陈正字,今代傅中书
出处:《端明尚书汪圣锡挽词二首 其二》
宋 · 周必大
刻意追元祐,斯文未丧予。
前生陈正字,今代傅中书。
太末分携晚,东胶觌面初。
追思二十载,痛哭泪盈裾。
前生陈正字,今代傅中书。
太末分携晚,东胶觌面初。
追思二十载,痛哭泪盈裾。
注释
刻意:特意。追元祐:追寻元祐时代的文化风气。
斯文:指文化和文人风范。
丧予:从我这里失去。
陈正字:古代人的名字,可能象征着过去的某种身份。
傅中书:官职名,相当于宰相或高级官员。
太末:地名,可能指诗人与某人分别的地方。
分携:离别。
觌面:面对面。
追思:追忆思念。
二十载:二十年。
痛哭:极度悲伤的哭泣。
泪盈裾:泪水浸湿了衣襟。
翻译
刻意追求元祐时期的风范,这种文化精神还未从我身上丧失。前世曾是陈正字那样的人物,如今我是傅中书的身份。
在太末分别时已很晚,如今在东胶初次相见。
回忆过去二十年,内心悲痛欲绝,泪水湿透衣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周必大为悼念端明尚书汪圣锡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汪圣锡与自己的交往,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痛惜之情。
"刻意追元祐,斯文未丧予",这两句赞美汪圣锡的品行和学识,暗示他秉持着北宋元祐年间(以苏轼、司马光等人为代表的学术文化)的高尚文风,这种精神并未在汪圣锡身上丧失。
"前生陈正字,今代傅中书",通过将汪圣锡比作前朝名臣陈正字和当代的中书官员,赞扬他的才德和在仕途上的成就。
"太末分携晚,东胶觌面初",回忆两人分别的时间,可能是在太末(地名)分手,而今相见却已是阴阳两隔,初次见面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更显悲痛。
"追思二十载,痛哭泪盈裾",诗人感慨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对汪圣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痛哭流涕,衣襟都被泪水打湿,表达了对亡友无尽的哀悼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汪圣锡的赞美和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悼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