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今已矣,忍更过书堂
出处:《怀陈处士阳山》
清 · 李果
老卧天池岭,寒松骨共存。
人如陈仲子,诗是孟襄阳。
有女尸蘋藻,无儿受缥缃。
风流今已矣,忍更过书堂。
人如陈仲子,诗是孟襄阳。
有女尸蘋藻,无儿受缥缃。
风流今已矣,忍更过书堂。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陈处士的深切怀念之情。首句“老卧天池岭”,描绘了陈处士晚年隐居的生活状态,身处自然之中,与世隔绝,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接着“寒松骨共存”一句,以寒松象征陈处士坚韧不拔的精神,与他同在,寓意其精神永存。
“人如陈仲子,诗是孟襄阳”两句,将陈处士比作战国时期的隐士陈仲子和唐代大诗人孟浩然,赞美他的高洁品质和卓越的文学成就。陈仲子以廉洁自守著称,而孟浩然则以山水田园诗闻名,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陈处士的高尚人格和诗歌才华。
“有女尸蘋藻,无儿受缥缃”则展现了陈处士家庭生活的简朴与淡泊,没有子女的陪伴,只有女儿料理日常,用蘋藻祭祀祖先,体现了他对传统礼俗的尊重。同时,“无儿受缥缃”也暗示了陈处士可能没有留下子嗣,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却得以流传。
最后,“风流今已矣,忍更过书堂”表达了对陈处士逝去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陈处士书房(书堂)的怀念,不愿再经过那里,似乎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不舍和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处士生平的追忆,展现了其高洁的人格、深厚的文学造诣以及简朴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