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襦玉匣化为土,金雁银凫亦飞去
出处:《再赋石翁石婆》
宋 · 杨万里
石翁谁怒犹睅目,石婆多愁鬓先秃。
荒山野水四无人,二老对立今几春。
珠襦玉匣化为土,金雁银凫亦飞去。
知是六朝何帝陵,摩娑碧藓俱无语。
荒山野水四无人,二老对立今几春。
珠襦玉匣化为土,金雁银凫亦飞去。
知是六朝何帝陵,摩娑碧藓俱无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石翁:愤怒的老翁。怒:愤怒。
犹:仍然。
睅目:怒目圆睁。
石婆:忧愁的老妇。
多愁:满心忧虑。
鬓先秃:头发先变白。
荒山野水:荒凉的山野。
四无人:空无一人。
对立:相对站立。
今几春:已经多少年春天了。
珠襦玉匣:华丽的衣物。
化为土:变为尘土。
金雁银凫:金银装饰的鸟儿。
亦飞去:也都飞走了。
六朝何帝陵:哪个六朝时期的帝王陵墓。
摩娑:抚摸。
碧藓:青苔。
俱无语:都沉默不语。
翻译
石头老人怒目圆睁,石婆满头白发愁容深。荒凉山野空无一人,两位老者相对已多年。
华丽的衣物化作尘土,金银鸟儿也都飞散。
不知这是哪朝帝王陵寝,抚摸青苔都只能沉默无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古墓的画面,通过对比生与死、繁华与衰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石翁谁怒犹睅目,石婆多愁鬓先秃。”两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石像的神态,石翁似仍然保持着昔日的愤怒表情,而石婆则显得忧愁,其头发因为年迈而稀疏。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石像的生动感,更暗示了时间对一切事物无情的侵蚀。
“荒山野水四无人,二老对立今几春。”这里诗人借景抒怀,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无人的荒凉之地,与石翁石婆成为了唯一的伴侣。"今几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
“珠襦玉匣化为土,金雁银凫亦飞去。”这一对比鲜明地展示了物质财富与自然界的关系,即使是珍贵的宝贝,也终将归于尘土,而生灵则会离去。这两句强调了万物皆归朴素的哲理。
“知是六朝何帝陵,摩娑碧藓俱无语。”诗人通过对石像的观察,意识到这可能是六朝时期某位皇帝的陵墓。"摩娑"一词用来形容草木丛生,而“碧藓”则描绘了陵墓被青苔所覆盖。最后“俱无语”表达了一种时间湮没一切的声音,连陵墓也不例外。
整首诗通过对石翁石婆的细腻刻画和对周围环境的生动描述,传递出一种超越世间喧嚣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思和生命价值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