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臂三公贵亦凶,牛眠岂敢冀前踪
出处:《觅茔地得》
清 · 戴亨
折臂三公贵亦凶,牛眠岂敢冀前踪。
但求安土归窀穸,能妥幽魂不树封。
海角奇经搜地骨,云根奥窟隐山龙。
嵷隆陵寝从西望,朝夕氤氲紫气重。
但求安土归窀穸,能妥幽魂不树封。
海角奇经搜地骨,云根奥窟隐山龙。
嵷隆陵寝从西望,朝夕氤氲紫气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寻找墓地时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思考。首句“折臂三公贵亦凶”以夸张手法,暗示高位者的不幸与命运的无常,引出对墓地选址的慎重考虑。接着“牛眠岂敢冀前踪”,借用古代风水学中的“牛眠之地”比喻理想墓地,表达了对先人安息之地的敬畏与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经验的谨慎态度。
“但求安土归窀穸,能妥幽魂不树封”,进一步强调了对死者灵魂安放的重视,希望他们能在地下得到妥善的安置,而非仅仅留下一座冰冷的坟墓。这种对死后世界的关怀,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海角奇经搜地骨,云根奥窟隐山龙”,这两句展现了寻觅墓地的艰难过程,涉及地理、风水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通过“海角”、“云根”、“奥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凸显了寻找理想墓地的不易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最后,“嵷隆陵寝从西望,朝夕氤氲紫气重”描绘了理想的陵寝景象,西望可见隆起的陵寝,每天都有紫气环绕,象征着吉祥与尊贵。这一景象不仅美化了墓地,也寄托了对逝者永恒安宁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墓地选址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死者灵魂安放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