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乾坤覆载何茫茫,达人观之如室堂全文

乾坤覆载何茫茫,达人观之如室堂

出处:《淮安见黄河白骨
明 · 张天赋
乾坤覆载何茫茫,达人观之如室堂
黄河水滨多白骨,知是阿谁因甚殁。
悲风悲雨震寥廓,杳杳孤魂何处泊。
谁能振衣登昆崙,穷荒绝漠来招魂。
仰天更借春台烛,照此枯髅再生肉。

鉴赏

这首诗以黄河水滨的白骨为切入点,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乾坤覆载何茫茫”这一句,展现了天地间的辽阔与浩瀚,暗示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接着,“达人观之如室堂”,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世界依然可以保持平静与宽广。

“黄河水滨多白骨,知是阿谁因甚殁。”这两句直接点出了主题——死亡与哀伤。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岸边的白骨象征着历史的沉痛记忆和无数生命的消逝。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逝者命运的同情。

“悲风悲雨震寥廓,杳杳孤魂何处泊。”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哀愁的世界。悲风与悲雨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与孤独。孤魂飘荡于天地之间,寻找着安息之所,却似乎找不到归宿,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普遍存在的孤独感的描绘。

“谁能振衣登昆崙,穷荒绝漠来招魂。”这两句表达了对超脱生死、寻求灵魂归宿的渴望。昆仑山被视为神圣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解脱的愿望。然而,在“穷荒绝漠”中招魂,意味着这种愿望可能难以实现,体现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与困惑。

最后,“仰天更借春台烛,照此枯髅再生肉。”这两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美好想象。通过“春台烛”的比喻,诗人希望借助某种神秘的力量,让那些已经消逝的生命得以重生,重获生机。这种想象既是对生命不朽的向往,也是对人性善良与希望的肯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白骨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生命、孤独、超脱与重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