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沛横汾徒羡美,宸章全是为苍生
出处:《扈跸恭读御制诗文恭纪》
清 · 允祉
帝歌《瓠子》即平成,宵旰精勤更省耕。
物在春台皆自乐,野张行殿见舆情。
民瞻采舸花前拜,马避嘉禾柳外行。
过沛横汾徒羡美,宸章全是为苍生。
物在春台皆自乐,野张行殿见舆情。
民瞻采舸花前拜,马避嘉禾柳外行。
过沛横汾徒羡美,宸章全是为苍生。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皇子允祉所作,以扈从皇帝出行时恭读御制诗文的场景为背景,展现了康熙年间皇帝对民生的关注和体恤。首句"帝歌《瓠子》即平成",暗示了皇帝在平定战乱后,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平定。"宵旰精勤更省耕",描绘了皇帝勤政爱民,亲自关心农业生产。
"物在春台皆自乐,野张行殿见舆情",写出了皇帝在野外设立行宫,以便于接近百姓,了解民间疾苦,体现出他的亲民之风。"民瞻采舸花前拜",描绘了民众在花前对皇帝的敬仰,"马避嘉禾柳外行"则寓言皇帝的谦逊,连马都不忍踩踏丰收的庄稼。
最后两句"过沛横汾徒羡美,宸章全是为苍生",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心系百姓,所作诗文都是为了黎民苍生的赞美,流露出对康熙帝仁政的敬仰。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清朝初期皇帝的勤政爱民和文化修养,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