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跃时闻鲤,林嘶已断蝉
川跃时闻鲤,林嘶已断蝉。
劳心逐外物,回首是残年。
强作遨游计,登临却黯然。
注释
秋怀:秋天的思绪。奈:忍受。
驱马:策马。
漕河:古代用于漕运的河流。
川跃:河流中的鱼跳跃。
鲤:鲤鱼。
林嘶:树林里的鸟鸣。
蝉:蝉。
劳心:内心劳累。
逐:追求。
外物:外界的事物。
残年:晚年。
强作:勉强做出。
遨游:出游。
黯然:心情沮丧。
翻译
秋天的思绪难以忍受,我策马来到漕河边。河流中不时传来鲤鱼跳跃的声音,树林里蝉鸣声已消失。
心中劳累于追求外在事物,回头一看只剩垂暮之年。
勉强计划一次出游,但登上高处却心情沮丧。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秋日怀念之情的作品,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心境和生活感慨。
“秋怀不可奈”,开篇即设定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秋天往往容易引发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这是秋意浓郁时常伴随的人们共同的情感。
“驱马漕河边”,则描绘了诗人外出游子的画面,通过驾车至河边的行为,表现了想要摆脱内心烦恼的愿望。河边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处风景,常被用来抒发情怀。
“川跃时闻鲤”,在这里,“川”指的是流动的水流,“跃”则是鱼儿跳跃的样子。“鲤”是指鲫鱼,这里借助河中的生灵活动,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与活力的观察和感受。
“林嘶已断蝉”,这两句表现了秋天的静谧与萧瑟。林间蝉鸣在夏日是常见的声音,但到了秋季,大多数昆虫都已经安静下来,诗人捕捉到这一点,通过对比突显出秋意渐浓。
“劳心逐外物”,此句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仍旧被各种外界的事物所困扰。尽管诗人想要远离烦恼,但实际上还是难以割舍与世间的联系和牵挂。
“回首是残年”,这句话充满了感慨,通过时间的流逝来表达对岁月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悟。诗人在秋天这种容易引发反思的情境中,回望过去,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残年”。
“强作遨游计”,这句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挣扎和矛盾。尽管想要摆脱烦恼,但实际上却无法做到,因此只能勉强自己去进行那些原本计划中的轻松愉悦的活动。
最后,“登临却黯然”,则是对前面所有情感的总结。在登临山水之间,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此得到解脱,反而更加感到黯淡和悲哀,这种感觉与秋天阴沉的天气相呼应,也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对比与反差的手法,让诗歌读起来既有画面感又饱含深情,使人不禁沉醉于这份秋意无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