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登高节,欢闻堕地时
出处:《梁君以重阳生日赠之》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陶公爱重九,此日向东篱。
好是登高节,欢闻堕地时。
黄花知益寿,绿鬓恐成丝。
不惑君能否,方强学未迟。
好是登高节,欢闻堕地时。
黄花知益寿,绿鬓恐成丝。
不惑君能否,方强学未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重阳节的喜爱与庆祝,以及对长寿与青春的渴望。陶公,即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陶侃,以其对重阳节的重视而闻名。诗人通过“此日向东篱”表达了对重阳节的特别情感,将节日与自然美景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好是登高节,欢闻堕地时”,这两句既赞美了登高这一传统活动带来的欢乐,也暗含了对新生与成长的喜悦。登高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活动,更象征着精神上的超越和对未来的期待。
“黄花知益寿,绿鬓恐成丝”,诗人借重阳节的菊花(黄花)寓意长寿,同时担忧岁月流逝会使青丝变白(绿鬓成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长寿的向往。
“不惑君能否,方强学未迟”,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智慧与学习的态度。不惑,意为明白事理,不被迷惑。诗人鼓励人们在适当的时候开始学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愿意,都不算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庆祝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学习和长寿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