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楼阁三山霁,天畔风烟六月秋
出处:《同黄参军登巾子山二首》
明 · 顾璘
一上高亭野兴幽,坐凭松顶瞰江流。
海中楼阁三山霁,天畔风烟六月秋。
海中楼阁三山霁,天畔风烟六月秋。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同黄参军登巾子山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高远清幽的山水画面。首句"一上高亭野兴幽",诗人登上高高的亭台,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闲适,内心充满野趣和悠然之情。接着"坐凭松顶瞰江流",诗人坐在松树之巅,俯瞰着江水潺潺,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开阔视野。
下联"海中楼阁三山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远处的楼阁比喻为海市蜃楼,描绘雨过天晴后三座山峰在阳光照耀下的清晰景象,给人以虚实相间的美感。最后一句"天畔风烟六月秋",虽是六月夏日,但诗人笔下却营造出秋日般的清凉风烟,可能是因为空气清新或心境所致,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登高览胜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