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期花月下,坛上听君弹
出处:《秋怀赤松道士》
唐 · 贯休
仙观在云端,相思星斗寒。
常怜呼鹤易,却恨见君难。
石罅青蛇湿,风榸白菌乾。
终期花月下,坛上听君弹。
常怜呼鹤易,却恨见君难。
石罅青蛇湿,风榸白菌乾。
终期花月下,坛上听君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仙观:指道教的修行场所,如道观。寒:形容星斗明亮而冷清。
呼鹤:古代神话中仙人能召唤仙鹤。
见君:指见到想念的人。
石罅:石头的裂缝。
青蛇:形容青苔。
湿:湿润的。
风榸:风吹过的松木。
白菌:白色的菌类。
乾:干燥的。
花月:美好的月夜,也象征浪漫和诗意。
坛上:指宗教或仪式的场所,这里可能指神坛。
弹:弹奏,这里指弹琴。
翻译
仙人居住的道观高耸入云,思念之情如同寒冷的星斗漫天。常常羡慕轻易呼唤仙鹤的传说,却遗憾现实中难以见到你。
石头缝隙中青苔湿润,风中的松枝上白菌干燥。
我期待着在花开花落的月夜,能在神坛上聆听你的琴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和深切的相思之情。首句“仙观在云端”,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神秘的空间,仙观象征着通往仙界的途径或仙人居所,而“在云端”则增添了一层飘渺与不染尘世的意境。
紧接着,“相思星斗寒”一句,则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转向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相思”,不仅是人间情感的寄托,也涵盖了仙界与凡尘之间的隔绝和渴望。
第三、四句“常怜呼鹤易,却恨见君难”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隔阂带来的复杂情感。诗人对呼唤鹤声(可能是仙鹤)的容易感到同情,但对于与所思之人的会面却充满了无奈和困难。
“石罅青蛇湿,风榸白菌干”这两句,是对仙观环境的描写。这里的意象丰富,“石罅”指的是岩石的裂缝,而“青蛇湿”则可能是指潮气或露水在石罅中凝聚,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又生机勃勃的情景;而“风榯白菌干”则描绘了一种自然环境与生命力的对比,通过风的作用,使得本应湿润的白色真菌变得干枯,从中可见天地间生命力与衰败的交织。
最后,“终期花月下,坛上听君弹”一句,是诗人对于未来某个时刻美好愿景的表达。这里的“终期”指的是最终的时刻或特定的仪式时间,而“花月下”则是对那时刻环境的一种浪漫想象;“坛上听君弹”,则是希望在那个时候,能够聆听所思之人在高台(坛)上的琴声。
整首诗通过仙观的超然与相思星辰的寒冷,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渴望,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憧憬。这种跨越尘世与仙界的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浓郁的古典意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而又真挚的人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