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沙泥尚不充,掩骭单衣岂成睡
出处:《运丁行》
明 · 黎民表
黄河运卒何艰苦,不值泥涂即风雨。
千里常行半载馀,得到京城半为土。
大车小车输上仓,官家却用大斛量。
拣成颗粒明如玉,复以风轮扬去糠。
仓中鼠雀尽张喙,片言不合辄笞捶。
入口沙泥尚不充,掩骭单衣岂成睡。
潜辞甲长暂逃归,忍使丁年坐憔悴。
人言自古从军乐,岂知从军亦太恶。
不如大贾浮江湖,明珠满载无官逋。
千里常行半载馀,得到京城半为土。
大车小车输上仓,官家却用大斛量。
拣成颗粒明如玉,复以风轮扬去糠。
仓中鼠雀尽张喙,片言不合辄笞捶。
入口沙泥尚不充,掩骭单衣岂成睡。
潜辞甲长暂逃归,忍使丁年坐憔悴。
人言自古从军乐,岂知从军亦太恶。
不如大贾浮江湖,明珠满载无官逋。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运丁行》描绘了黄河边运丁们的艰辛生活。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运丁们在恶劣环境下运输粮食的困苦。他们不仅要在风雨泥涂中长途跋涉,而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巨大,到达京城后,大部分粮食已成泥土。官府以大斗量取,对丁夫极其苛刻,连颗粒分明的粮食也要筛去糠皮,而仓鼠雀害又使得丁夫们食不果腹。官差的严苛和丁夫们的饥饿、劳累形成鲜明对比,丁夫甚至为了生存而选择短暂逃离,但最终仍难逃憔悴的命运。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从军役夫的同情,指出这种劳役并非古人所言的快乐,反而极其残酷,远不如商贾漂泊江湖,至少能保全性命,不必担心官府追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