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曾向孤山斸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全文

曾向孤山斸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

出处:《梅杖诗
宋 · 何梦桂
曾向孤山斸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
持身惯历风波路,回首还怜雪月坡。
铁骨自将惟世用,赤心不偶奈时何。
会寻苍竹成龙去,莫向葛陂深处过。

拼音版原文

céngxiàngshānzhúluógēnzhūzhìshì

chíshēnguànfēnghuíshǒuháiliánxuěyuè

tiějiāngwéishìyòngchìxīnǒunàishí

huìxúncāngzhúchénglóngxiàngbēishēnchùguò

注释

孤山: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山,以梅闻名。
斸:挖掘。
薜萝:植物名,薜荔和萝藦,常用于隐士居所。
根株栗栉:形容根茎紧密如栗子般排列。
摩挲:抚摸。
风波路: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
雪月坡:形容清冷而美丽的景色。
铁骨:坚韧不屈的意志。
世用:为世人所用,即服务于社会。
赤心:真诚的心。
苍竹成龙:象征着超脱世俗,成为高洁之士。
葛陂:地名,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深处:指隐秘或难以触及的地方。

翻译

曾在孤山挖取薜荔和萝藤,根茎如栗似栉让人抚摸。
习惯了风浪人生的我,回头仍怀念雪月照耀的山坡。
铁一般的意志只为世间所用,但赤诚之心怎敌这世事无常。
将来定会化作苍竹飞龙而去,切勿再深入那葛陂幽深之处。

鉴赏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个性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开篇“曾向孤山斸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两句,以切实的动作描绘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诗人将自己比喻为那要在孤山中生长的薜萝,不惧怕困难和挑战,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磨砺来锤炼自己。

接着“持身惯历风波路,回首还怜雪月坡”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风波时的坚守和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风波路”暗示了一种长期的艰苦奋斗,而“雪月坡”则象征着纯洁与明亮,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

中间两句“铁骨自将惟世用,赤心不偶奈时何”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时代的责任感。这里的“我”是有着坚如铁骨的品格,渴望为世人所用,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因为外界环境的压力,使得诗人内心的赤诚难以得到实现。

最后两句“会寻苍竹成龙去,莫向葛陂深处过”则充满了超脱尘世、追求理想的愿望。“会寻苍竹成龙去”象征着诗人的志存高远,有着成为不凡之物的渴望;而“莫向葛陂深处过”则告诫自己和读者,要避免陷入世俗的复杂与纷争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内核,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时代的无奈和个人志向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