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实寒少叶,桂枝蠹仍华
出处:《祖堂寺逢海天僧》
明 · 顾璘
古融始入道,开山此为家。
疏泉策两虎,啮洞驱神蛇。
天龙作人象,献供持岩花。
一闻真空诠,振锡却诸邪。
跏趺了无事,竟乘大牛车。
影堂灯悠悠,白日长西斜。
幽寻入山麓,庭宇忻静嘉。
门深蔽古树,涧冷生青霞。
柿实寒少叶,桂枝蠹仍华。
老僧馀道气,款语谈楞伽。
自言非中孚,请馈仙掌茶。
相送过溪别,归路喧昏鸦。
疏泉策两虎,啮洞驱神蛇。
天龙作人象,献供持岩花。
一闻真空诠,振锡却诸邪。
跏趺了无事,竟乘大牛车。
影堂灯悠悠,白日长西斜。
幽寻入山麓,庭宇忻静嘉。
门深蔽古树,涧冷生青霞。
柿实寒少叶,桂枝蠹仍华。
老僧馀道气,款语谈楞伽。
自言非中孚,请馈仙掌茶。
相送过溪别,归路喧昏鸦。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祖堂寺逢海天僧》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静谧景象。首联“古融始入道,开山此为家”点出寺庙的历史底蕴和僧人的修行生活。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疏泉策两虎,啮洞驱神蛇”展现了僧人超凡的法力和对自然的亲近。
“天龙作人象,献供持岩花”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佛法的虔诚。在禅定中领悟“真空诠”,僧人“振锡却诸邪”,显示出其修行的高深境界。
“跏趺了无事,竟乘大牛车”形象地描绘了僧人修行后的宁静与超脱,而“影堂灯悠悠,白日长西斜”则渲染出寺庙傍晚的宁静氛围。随后的“幽寻入山麓,庭宇忻静嘉”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喜悦。
诗中还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致,如“门深蔽古树,涧冷生青霞”,以及“柿实寒少叶,桂枝蠹仍华”,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僧人与来访者“老僧馀道气,款语谈楞伽”的对话,展现出僧人的学识和待人接物的亲切。
最后,“自言非中孚,请馈仙掌茶”表达了僧人谦逊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而“相送过溪别,归路喧昏鸦”则以归鸦的嘈杂声作为尾声,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人间烟火气。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与自然、修行与生活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佛教禅意的崇尚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