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全文

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

出处:《偶然五首 其四
唐 · 皎然
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
欠树移春树,无山看画山。
居喧我未错,真意在其间。

注释

隐心:隐藏内心的想法或情感。
不隐迹:不隐藏自己的行为或行踪。
人寰:人间,世间。
欠树:缺少树木。
移春树:移植春天的树木,比喻创造宜人的环境。
画山:画中的山,指代艺术作品中的山水。
居喧:居住在喧闹的地方。
我未错:我没有迷失或犯错。
真意:真正的意义或意境。

翻译

虽然隐藏内心却不隐藏行踪,却想居住在人间。
缺少树木就移植春天的树木,没有山就欣赏画中的山。
身处喧嚣但我并未迷失,真正的意境就蕴含其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偶然五首·其四》。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

"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 这两句表明尽管诗人的内心世界是深藏不露,但他的行为和轨迹仍然留在尘世之中,并且他有意愿在这个繁华的人世间暂时停留。这反映了诗人既想要保持心灵的独立,又不愿脱离现实社会的矛盾情感。

"欠树移春树,无山看画山。"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欠”和“移”的动作,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艺术化的审美情趣。在没有山水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感受到山水之美,这是对自然的深层次感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居喧我未错,真意在其间。" 这两句强调了即便生活在喧嚣中,诗人的内心依然没有迷失,他的真实情感和意愿都蕴含在这平凡而喧闹的生活之中。这表明了诗人对自我的认知和坚守,以及他对生活态度的选择。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哲学。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