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霏烟敛,徒看处士星
出处:《经赵处士居》
唐 · 杨衡
云居避世客,发白习儒经。
有地水空绿,无人山自青。
废梁悲逝水,卧木思荒庭。
向夕霏烟敛,徒看处士星。
有地水空绿,无人山自青。
废梁悲逝水,卧木思荒庭。
向夕霏烟敛,徒看处士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云居:隐居的地方。避世客:避开尘世的隐士。
发白:头发斑白。
习儒经:研读儒家经典。
地水空绿:水边之地,水面泛绿。
无人山自青:无人踏足,山色更显青翠。
废梁:废弃的桥梁。
逝水:流逝的时光。
卧木:朽木。
荒庭:荒废的庭院。
向夕:傍晚。
霏烟:轻烟。
徒看:只能看着。
处士星:隐士之星,比喻隐士。
翻译
云居的隐士过着避世生活,满头白发却仍研读儒家经典。有地方水色碧绿,因无人迹山色显得更加青翠。
废弃的桥梁让人感叹岁月流逝,朽木静思荒芜的庭院。
傍晚时分烟雾渐收,只能遥望那象征隐士的星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客人,他的头发已经斑白,却仍然致力于研读儒家经典。四周环境充满了自然之美,溪水潺潺,林间空气清新,没有人迹,只有山色自在显现。诗中还通过废弃的桥梁和流水,以及卧于木下的思念荒废的庭院,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伤与怀念。傍晚时分,烟霭渐起,但客人只是静坐观望那远处的隐士之星,似乎在寻找心灵上的慰藉。
诗中充满了淡泊明志、超然世外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哀愁。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每个字眼都透露着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