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垣携爱客,胜地赏年光
出处:《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
唐 · 钱起
掖垣携爱客,胜地赏年光。
向竹过宾馆,寻山到妓堂。
歌声掩金谷,舞态出平阳。
地满簪裾影,花添兰麝香。
莺啼春未老,酒冷日犹长。
安石风流事,须归问省郎。
向竹过宾馆,寻山到妓堂。
歌声掩金谷,舞态出平阳。
地满簪裾影,花添兰麝香。
莺啼春未老,酒冷日犹长。
安石风流事,须归问省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掖垣:官署园林。爱客:喜爱的宾客。
胜地:美好的地方。
赏:欣赏。
宾馆:古代接待宾客的场所。
妓堂:歌妓的居所。
歌声:歌声。
金谷:金谷园(古代名园)。
舞态:舞姿。
平阳:平阳府(古代地名)。
簪裾:衣摆和帽饰。
兰麝:兰花和麝香。
莺啼:黄莺鸣叫。
春未老:春天尚未过去。
酒冷:酒已变凉。
安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
风流事:风流韵事。
省郎:省里的官员。
翻译
在官署园林中陪伴喜爱的宾客,欣赏美好的时光。穿过竹林来到宾馆,沿着山路前往歌妓的居所。
歌声在金谷园中回荡,舞姿在平阳府中展现。
地上满是华贵人士的衣摆和帽影,花香中混杂着兰麝的香气。
黄莺鸣叫,春天尚未完全过去,尽管酒已冷,阳光却依然漫长。
王安石那样的风流韵事,想要了解,还得去询问省里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应邀之作,描绘了一场在浐川山池举行的宴会。
"掖垣携爱客,胜地赏年光。" 这两句表明诗人随着亲近的朋友(爱客)一同前往美丽的胜地,在那里享受时光,颇有闲情逸致之感。
"向竹过宾馆,寻山到妓堂。" 这里写出了宴会举行的地点,是在竹林间的宾馆以及位于山中的妓堂。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隐逸而又不失奢华的氛围。
"歌声掩金谷,舞态出平阳。" 这两句则是对宴会上歌舞升平的场景进行描绘。金谷、平阳都是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表现为宴会的盛况,以及歌舞给人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地满簪裾影,花添兰麝香。"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地上满是簪裾(即妇女装饰用的发簪)之影,花中弥漫着兰麝的芬芳,展现了宴会上的繁华与美好。
"莺啼春未老,酒冷日犹长。" 这两句诗表达了宴会上对春天美好的享受,以及虽然时间已过了一部分,但宴会的气氛依旧热烈,酒尚未喝完,日光也还很充足。
最后一句 "安石风流事,须归问省郎。" 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希望能够与朋友共享这份美好时光,同时也透露出宴会即将结束,需要向主人(省郎)告别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一场在山池之间举行的宴会盛况,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与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