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日午荫北窗,茅檐静堪托全文
门前隙地稀,屋后半亩绿。
桃李皆丰年,云兹佐嘉谷。
高曾手栽树,均作出檐木。
日午荫北窗,茅檐静堪托
溪风一回荡,山果枝上熟。
童稚不识争,探怀已均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诗人行经涿州道中,见遍野芃芃麦苗,不禁心生归隐田园之意,遂作此诗以寄情。

首句“门前隙地稀,屋后半亩绿”描绘了简朴的农家生活场景,门前虽地少,但屋后却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透露出一种自给自足的宁静与满足感。

“桃李皆丰年,云兹佐嘉谷”则进一步渲染了丰收的景象,桃李果实累累,不仅为农田增添色彩,也丰富了粮食作物的种类,象征着农事的繁盛与丰收的希望。

“高曾手栽树,均作出檐木”表达了对先辈辛勤劳动的敬仰,他们亲手栽种的树木如今已成长为遮蔽屋檐的大树,既体现了家族的传承,也寓意着后人应继承并发扬先人的智慧与努力。

“日午荫北窗,茅檐静堪托”描绘了午后阳光透过树荫洒在北窗上的宁静画面,以及简陋的茅草屋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安逸,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居氛围。

“溪风一回荡,山果枝上熟”通过自然界的微风与成熟的山果,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农事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童稚不识争,探怀已均足”则是对孩子们纯真快乐生活的描绘,他们或许不懂得竞争,但内心满足于所拥有的一切,这与前文的丰饶景象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和谐与满足的田园生活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农事丰收的喜悦,以及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田园诗主题,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生活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