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风仍振木,朗月已辉城
出处:《雪霁登钤山》
明 · 严嵩
千峰积瑶素,寰宇映空明。
仙人好赤脚,独蹑层冰行。
叠石疑琼岛,高楼思玉京。
劲风仍振木,朗月已辉城。
永夜山中宿,山泉松涧鸣。
仙人好赤脚,独蹑层冰行。
叠石疑琼岛,高楼思玉京。
劲风仍振木,朗月已辉城。
永夜山中宿,山泉松涧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登山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独特的感受。首句“千峰积瑶素,寰宇映空明”以“瑶素”形容雪的洁白,将千峰覆盖的雪景比作瑶池之花,同时以“寰宇映空明”描绘出整个世界在雪后的明亮与纯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仙人好赤脚,独蹑层冰行”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想象仙人在层层冰面上轻盈行走,既体现了雪后环境的寒冷与纯净,也赋予了画面以仙气和神秘感。这一句通过对比仙人的超然与人间的凡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叠石疑琼岛,高楼思玉京”则进一步扩展了视觉与想象的空间,将登山途中的石头比作琼岛,高楼则让人联想到仙境中的宫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劲风仍振木,朗月已辉城”描绘了风与月的自然景象,劲风使得树木摇曳,朗月照亮了城市,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和谐之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由、力量与光明的赞美。
最后,“永夜山中宿,山泉松涧鸣”将时间延长至夜晚,诗人选择在山中过夜,听着山泉与松林的声响,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雪后登山的独特体验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