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灭元空相,萧条剩晚芳
出处:《华严精舍 其六》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梦想僧房菊,频来赏拒霜。
花如人半醉,亭在水中央。
变灭元空相,萧条剩晚芳。
独应挥尺涕,还嗅野梅香。
花如人半醉,亭在水中央。
变灭元空相,萧条剩晚芳。
独应挥尺涕,还嗅野梅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华严精舍的深情向往与多次探访的情景。首句“梦想僧房菊”,表达了诗人对僧舍中菊花盛开景象的憧憬,菊花在这里象征着高洁与宁静。接着“频来赏拒霜”则点明了诗人多次造访,欣赏那在秋风中傲然挺立的拒霜花,拒霜花在此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花如人半醉”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花比作半醉之人,生动地描绘出花在秋风中的摇曳姿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可能是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可能是对某种人生境遇的感慨。“亭在水中央”则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之中。
“变灭元空相,萧条剩晚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这里“变灭”与“空相”反映了自然界万物的无常与空幻本质,“萧条”与“晚芳”则强调了即使在衰败中仍有一抹晚霞般的美丽,象征着生命虽短暂却依然能绽放光彩的主题。最后“独应挥尺涕,还嗅野梅香”表达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思,通过嗅闻野梅香,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