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
出处:《客有谈龙太初沙诗者或谓其有体无用因足成之》
明 · 丘浚
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
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
筑堤连相府,度碛到龙庭。
闻道西河里,漂流不暂停。
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
筑堤连相府,度碛到龙庭。
闻道西河里,漂流不暂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与辽远意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交织。
首联“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以“黄”和“白”两种色彩勾勒出边塞的广阔与荒凉,黄沙漫漫,延伸至远方,白雾或雪覆盖在水边,营造出一种苍茫而静谧的氛围。
颔联“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动态美。鸟儿飞翔,留下一道道轻盈的轨迹,如同篆刻在天空中的线条;潮水退去后,阳光照射在水面,映射出点点星光,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颈联“筑堤连相府,度碛到龙庭”转而描述了边塞的人文活动。筑堤连接着府邸,显示出边防的坚固与秩序;穿越沙漠到达龙庭,则象征着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交流,体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尾联“闻道西河里,漂流不暂停”以“西河”为背景,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不易与漂泊不定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边疆安全与和平的深切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人文情怀,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幅生动的边塞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