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足风雨,遥夜与谁邻
出处:《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 其三》
唐 · 吴融
绮阁临初日,铜台拂暗尘。
鷾鸸偏报晓,乌鹢惯惊晨。
鱼网裁书数,鹍弦上曲新。
病多疑厄重,语切见心真。
子母钱徵笑,西南月借嚬。
捣衣嫌独杵,分袂怨双轮。
贝叶教丹觜,金刀寄赤鳞。
捲帘吟塞雪,飞楫渡江春。
解织宜名蕙,能歌合姓秦。
眼穿回雁岭,魂断饮牛津。
药自偷来绝,香从窃去珍。
茗煎云沫聚,药种玉苗匀。
草密应迷客,花繁好避人。
长干足风雨,遥夜与谁邻。
鷾鸸偏报晓,乌鹢惯惊晨。
鱼网裁书数,鹍弦上曲新。
病多疑厄重,语切见心真。
子母钱徵笑,西南月借嚬。
捣衣嫌独杵,分袂怨双轮。
贝叶教丹觜,金刀寄赤鳞。
捲帘吟塞雪,飞楫渡江春。
解织宜名蕙,能歌合姓秦。
眼穿回雁岭,魂断饮牛津。
药自偷来绝,香从窃去珍。
茗煎云沫聚,药种玉苗匀。
草密应迷客,花繁好避人。
长干足风雨,遥夜与谁邻。
注释
绮阁:华丽的楼阁。初日:朝阳。
铜台:青铜建造的高台。
暗尘:积久未扫的尘埃。
鷾鸸:一种鸟,可能指鹌鹑,这里象征报晓。
报晓:报告早晨的到来。
乌鹢:黑色水鸟,如鸬鹚,清晨活动频繁。
惊晨:使清晨变得生动或惊扰清晨的宁静。
鱼网:渔网,此处比喻书信的稀有。
裁书:制作书信。
鹍弦:用鹍鸡筋制成的琴弦。
上曲:演奏新的曲子。
病多:疾病频繁,也可理解为多病。
疑厄重:疑虑灾难深重。
语切:言辞恳切。
心真:真心实意。
子母钱:古代的一种货币,此处可能寓意回忆。
徵笑:引起微笑。
西南月:西南方向的月亮。
借嚬:借蹙眉表示同情或相思。
捣衣:洗衣时敲打衣服以清洗衣物。
独杵:独自操作的洗衣杵。
分袂:分手,离别。
双轮:车轮,比喻带走两人。
贝叶:古代印度用贝多罗树叶写佛经,此处指诵读佛经。
丹觜:红色的嘴,可能指鹦鹉或象征诵读。
金刀:金色的刀,可能象征切割食物的动作。
赤鳞:红色的鱼鳞,代指鱼。
捲帘:卷起窗帘。
吟塞雪:吟咏边塞的雪景。
飞楫:快速划动的船桨。
渡江春:度过江面迎来春天。
解织:擅长纺织。
名蕙:美好的名声,比喻如蕙草般芬芳。
能歌:善于唱歌。
姓秦:姓秦,这里比喻有如古代善歌者秦青的才能。
眼穿:望眼欲穿,形容期盼之切。
回雁岭:地名,这里象征远方或归途。
魂断:极度悲伤,魂魄似乎要离开身体。
饮牛津:地名,这里象征思念之地。
药自:药物源自。
偷来绝:偷偷学习到的精湛技艺。
香从:香气源于。
窃去珍:偷偷珍藏的宝贵物品。
茗煎:煮茶。
云沫聚:泡沫聚集,形容茶香四溢。
药种:种植的药材。
玉苗匀:如同玉石幼苗般均匀分布。
草密:草木茂盛。
迷客:使客人迷失方向。
花繁:花开繁盛。
避人:避开人群。
长干:地名,这里泛指多风多雨的地方。
风雨:风雨交加,比喻生活中的困难。
遥夜:漫长的夜晚。
与谁邻:与谁为邻,表达孤独感。
翻译
华丽的楼阁迎着朝阳,青铜的台子拂去暗沉的灰尘。鷾鸸鸟偏偏报知拂晓,乌鸦和鸬鹚习惯在清晨引起惊动。
用渔网裁成的书信数量稀少,而用鹍鸡筋做的琴弦弹奏出新颖的曲调。
因病多疑虑灾难深重,言辞恳切显露出真心实意。
子母钱引起微笑的回忆,西南的月亮仿佛也在借蹙眉表示同情。
捣衣时嫌弃独自操作的孤寂,分手时怨恨车轮带走双双。
鹦鹉学舌般诵读佛经,用金刀切鱼寄托对远方人的思念。
卷起帘子吟咏边塞的雪景,乘着飞快的船桨度过江面迎来春天。
擅长纺织应被赋予美好的名声,善于歌唱应当有着如秦青般的天赋。
望穿双眼于回雁岭,魂牵梦绕在饮牛津。
珍贵的药物源自偷偷学习的技艺,香气来自那偷偷珍藏的宝物。
煮茶时云状的泡沫聚集,种植的药草如同玉石幼苗般均匀分布。
草木茂盛或许会让客人迷失,花开繁盛正好避开人群。
长干里常有风雨,漫长的夜晚与谁为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的居所内,通过各种细腻的物象和生动的情境,展现了诗人的心境和生活状态。开篇“绮阁临初日,铜台拂暗尘”写出了诗人居住的精致宫阙与日光照射下的景象,以及对环境整洁的关注。紧接着,“鷾鸸偏报晓,乌鹢惯惊晨”则通过鸟鸣声和早晨的氛围,传达了一种清新的生活节奏。
“鱼网裁书数,鹍弦上曲新”中的鱼网与鹍(一种古代乐器)暗示了诗人可能沉浸于文学创作或音乐欣赏之中。至于“病多疑厄重,语切见心真”,则流露出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以及对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
接下来的“子母钱徵笑,西南月借嚬”、“捣衣嫌独杵,分袂怨双轮”等句,则描绘了家庭生活和日常琐事中的温馨与不满。其中,“贝叶教丹觜,金刀寄赤鳞”可能是在提到某种修炼或艺术创作的过程。
“捲帘吟塞雪,飞楫渡江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享受和向往。而“解织宜名蕙,能歌合姓秦”表明了诗人对于文学、音乐乃至家族血统都有着深厚的理解与尊重。
最后,“眼穿回雁岭,魂断饮牛津”写出了诗人对远方的眺望与心灵的孤独。而“药自偷来绝,香从窃去珍”则可能隐喻了诗人对于某种精神追求或生活享受的渴望。
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了一位唐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