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出处:《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 其一》
唐 · 雍陶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注释
水木:水面树木。夕阴:夕阳的余晖。
秋意:秋天的气息。
庭风:庭院秋风。
故叶:落叶。
阶露:台阶上的露水。
寒莎:寒冷的莎草。
愁燕:忧郁的燕子。
窥灯语:在灯光下呢喃。
情人:恋人。
砧声:捣衣声。
虫响:虫鸣声。
翻译
夕阳下的水面树木显得清凉,池塘里秋天的气息浓厚。庭院秋风轻轻吹过,落叶堆积在台阶,露水洗净了寒冷的莎草。
忧郁的燕子在灯光下呢喃,恋人们在月光下悄然走过。
听到远处的捣衣声,心中已觉离别,虫鸣声又与之相应和。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静谧。开篇“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两句,以淡漠的色彩勾勒出秋日的宁静,水边林木在傍晚时分显得尤为凉薄,而池塘中的秋意则是诗人心中所蕴含的情感。
接着“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秋风轻拂,旧叶纷飞,以及清晨台阶上的露水,使得一切显得格外纯净和凉爽。这里的“故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而“寒莎”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两句,转而描写了夜幕降临时的情景。燕子在灯光下探头窥视,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忧愁,而那离别的情人,在望着月亮穿越天际时,又增添了一份思念之情。
最后“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两句,则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剩下了远处砧石的敲击声已经渐行渐远,而身边的虫鸣却又恢复到了和谐的状态。这里通过对比手法,使得离别之感和孤独之情愈发凸显。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秋天的丰富情绪,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