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鸣珂巷,带砺等河丘
鸢肩复火色,腾上不久留。
人主狎片言,车前呵八驺。
耳孙曰庭玉,间行至幽州。
文皇薄朱邸,钓奇出旁搜。
环卫十二介,一一雄貔貅。
中有天人姿,胡髯挺如虬。
太华压千岩,海王朝万流。
再拜献祯符,契若钵水投。
老官太常丞,不爱鸣雌侯。
象贤如客师,宛尔绍箕裘。
邂逅睹之子,倜傥非常流。
自云少衿裾,亦晓攻坟丘。
献书光范门,十上九不酬。
是以飘然去,立挟南夷酋。
金印垂入腰,弃之若蜉蝣。
落魄宇宙间,耻与鸟鼠俦。
晚知太常裔,令我慨前休。
示汝卷一编,汝当思聿修。
七尺长彪躯,燕颔仍虎头。
未审投笔时,亦曾揽镜否。
吾闻公侯始,其后必见收。
七叶鸣珂巷,带砺等河丘。
往往靖难勋,昔受若祖谋。
勿孤人相编,貂蝉在兜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故将军袁泽的遭遇与心境,以及他与太常柳庄先生的家族渊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物的豪迈与无奈。
首句“汝家老天纲,逆旅识马周”,以“老天纲”喻指家族传统与声望,通过“逆旅识马周”(马周是唐代著名谏臣)暗示袁泽家族虽非显赫,却有识人之才。接着,“鸢肩复火色,腾上不久留”描绘了袁泽的外貌特征与性格特点,暗示其虽有才华,但命运多舛,难以长久立足于高位。
“人主狎片言,车前呵八驺”则以帝王的轻视与威严,对比袁泽的际遇,进一步强调了其命运的起伏不定。随后,“耳孙曰庭玉,间行至幽州”描述了袁泽后代的艰难求学之路,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文皇薄朱邸,钓奇出旁搜”点明了袁泽受到文皇(可能指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青睐,从侧面反映了其才能被赏识。接下来,“环卫十二介,一一雄貔貅”描绘了袁泽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及其周围人才济济的景象。
“中有天人姿,胡髯挺如虬”赞美了袁泽的非凡气质与独特魅力。而“太华压千岩,海王朝万流”则以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来比喻袁泽的才华横溢与影响力。
“再拜献祯符,契若钵水投”描述了袁泽向君主进献吉祥之物,表达了忠诚与敬意。然而,“老官太常丞,不爱鸣雌侯”暗示了袁泽在官场上的处境,可能遭受冷落或不公正对待。
“象贤如客师,宛尔绍箕裘”表达了袁泽对先辈的尊敬与传承,以及自己在家族传统中的位置。接下来,“邂逅睹之子,倜傥非常流”赞扬了袁泽的与众不同与超凡脱俗。
“自云少衿裾,亦晓攻坟丘”表明袁泽年轻时就已展现出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献书光范门,十上九不酬”描述了袁泽多次向朝廷献书,但并未得到应有的回应或赏识。
“是以飘然去,立挟南夷酋”表现了袁泽因不满现实而选择离开,投身南夷,寻求新的机遇与挑战。“金印垂入腰,弃之若蜉蝣”形象地描绘了袁泽对权力与物质的淡泊态度。
“落魄宇宙间,耻与鸟鼠俦”表达了袁泽在广阔天地间的孤独与高洁情操。“晚知太常裔,令我慨前休”暗示了袁泽与太常柳庄先生家族的联系,以及对其家族历史的感慨。
最后,“示汝卷一编,汝当思聿修”鼓励袁泽展示家族的文献,希望他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不断自我提升。“七尺长彪躯,燕颔仍虎头”赞美了袁泽的外貌与气度。“未审投笔时,亦曾揽镜否”询问袁泽是否在放弃文职之前,也曾审视过自己的形象与内心。
“吾闻公侯始,其后必见收”引用古代典故,预示了袁泽家族未来的荣耀与成就。“七叶鸣珂巷,带砺等河丘”描绘了家族世代显赫,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往往靖难勋,昔受若祖谋”强调了家族成员在历史上的功绩与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袁泽及其家族的描绘,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家族传统的交织,以及对历史、权力、知识与道德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才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思,以及对家族荣誉与个人价值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