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昼寂寥,独鹤当门屏
出处:《夏日寒山寺旭公房竹下迟王生不来与刘生饮》
明 · 张元凯
野寺昼寂寥,独鹤当门屏。
阴阴古墙下,一片绿云冷。
夕照上高檐,空翠落潭影。
如何炎隆时,有此清凉境。
入林无所事,匡床据高枕。
不见子猷来,便与公荣饮。
远抱托长风,孤怀自耿耿。
心契静者因,迹向寒山并。
凤鸟负远期,蜉蝣悲促景。
百年几何时,日日须酩酊。
阴阴古墙下,一片绿云冷。
夕照上高檐,空翠落潭影。
如何炎隆时,有此清凉境。
入林无所事,匡床据高枕。
不见子猷来,便与公荣饮。
远抱托长风,孤怀自耿耿。
心契静者因,迹向寒山并。
凤鸟负远期,蜉蝣悲促景。
百年几何时,日日须酩酊。
鉴赏
这首明代张元凯的《夏日寒山寺旭公房竹下迟王生不来与刘生饮》描绘了一幅夏日寺庙清幽的画面。首联“野寺昼寂寥,独鹤当门屏”,以寂静的野寺和孤独的白鹤为背景,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阴阴古墙下,一片绿云冷”进一步描绘了古墙下的竹林,如绿色云彩般清新而凉爽。
“夕照上高檐,空翠落潭影”写夕阳余晖洒在屋檐,竹叶的影子投射在水潭中,增添了禅意与宁静。诗人感叹:“如何炎隆时,有此清凉境”,表达了对暑热时节仍有这般清凉环境的惊奇和欣赏。
接下来,诗人借“入林无所事,匡床据高枕”表达在这样的环境中,他闲适地躺在竹下,期待友人来访。然而,“不见子猷来,便与公荣饮”借用子猷不至的典故,流露出对友人未至的遗憾,只能独自饮酒解忧。
“远抱托长风,孤怀自耿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与志同道合者的向往。结尾两句“凤鸟负远期,蜉蝣悲促景”借凤凰展翅的远大理想和蜉蝣短暂生命的感慨,抒发人生无常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寒山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喜爱,对友情的期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