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穷栒邑鼎,篆逼峄山刊
出处:《送武广叔游浙东二首 其一》
宋 · 李洪
六载交情笃,安贫见子难。
学穷栒邑鼎,篆逼峄山刊。
歧路伤轻别,金兰义肯寒。
浙东仍岁俭,持底劝加餐。
学穷栒邑鼎,篆逼峄山刊。
歧路伤轻别,金兰义肯寒。
浙东仍岁俭,持底劝加餐。
注释
六载:多年。交情:友情。
笃:深厚。
安贫:在贫困中。
子:你。
栒邑鼎:栒邑县的宝鼎,比喻学问渊博。
篆逼峄山刊:书法精湛,如同峄山刻石。
歧路:岔路口,象征分别。
轻别:轻易的分别。
金兰:比喻亲密的朋友关系。
义:情义。
肯寒:不冷淡。
浙东:浙江东部。
仍岁俭:年年歉收。
持底:拿什么。
劝加餐:劝你多吃点。
翻译
多年的友情深厚,贫困中见到你实属不易。学问深如栒邑县的宝鼎,书法精湛逼近峄山刻石。
分别在歧路上令人感伤,深厚的友情不会因距离而冷却。
浙江东部年年歉收,我拿什么来劝你多吃点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送武广叔游浙东二首 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以及学业上的勤奋和坚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告别朋友时的感伤之情,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六载交情笃,安贫见子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生活困顿的无奈。"学穷栒邑鼎,篆逼峄山刊。" 则展示了诗人学习上的勤勉和坚持,不畏艰难。
"歧路伤轻别,金兰义肯寒。" 这两句写出了告别时的悲伤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而"浙东仍岁俭,持底劝加餐。" 则是诗人鼓励朋友在旅途中要节俭,并且要注意饮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