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
出处:《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明 · 李攀龙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
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
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
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
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
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贵州提学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友人此行的深切关怀。
首联“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以蓟门为背景,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杨柳未堪攀则暗示了离别的伤感。颔联“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赞扬了友人所在之地的文采风流,并表达了对友人身份地位的尊重。颈联“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描绘了友人前往之地的遥远与艰难,体现了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尾联“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表达了对友人勇敢前行、传播知识的敬佩之情。最后两联“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友人旅途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则寄托了对友人能够实现理想、造福一方百姓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事业的期许与祝福,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