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
出处:《泷中》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舟随瀑水天边落,白浪如山倒翠微。
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
巨石有时亦却立,白鸥欲下复惊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旁江河中的壮丽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神秘。
首句“舟随瀑水天边落”,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动态的视角,将舟行于瀑布之下的情景与天空相连接,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视觉效果。瀑布仿佛从天际落下,赋予了画面以高度和深度,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宏伟与不可抗拒。
次句“白浪如山倒翠微”,进一步描绘了瀑布下汹涌澎湃的水流,将白浪比作高山,不仅突出了水流的壮观,也通过“倒”字强调了水流倾泻而下的动态美。同时,“翠微”一词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
第三句“巨石有时亦却立”,转而聚焦于瀑布旁的巨石,通过“却立”这一拟人化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巨石在瀑布冲击下似乎也在退让、躲避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和想象力。
最后一句“白鸥欲下复惊飞”,以白鸥的行动作为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动态视角,又增添了诗意的氛围。白鸥原本想要接近水面,却被突然的声响或景象所惊吓,展翅高飞,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象征着自然界中生命的自由与灵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