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锦字无凭,付银烛、尽烧千纸全文

锦字无凭,付银烛、尽烧千纸

出处:《菩萨蛮慢
宋 · 罗志仁
晓莺催起。
问当年秀色,为谁料理。
怅别后、屏掩吴山,便楼燕月寒,鬓蝉云委。
锦字无凭,付银烛、尽烧千纸
对寒泓静碧,又把去鸿,往恨都洗。
桃花自贪结子。
道东风有意,吹送流水。
谩记得当日、心嫁卿卿,是日暮天寒,翠袖堪倚。
扇月乘鸾,尽梦隔、婵娟千里。
到嗔人、从今不信,画檐鹊喜。

注释

晓莺:清晨的黄莺。
秀色:美丽的容貌。
屏掩:遮挡。
鬓蝉云委:秀发如蝉翼般散落。
锦字:书信。
银烛:银色的蜡烛。
寒泓:寒冷的水潭。
心嫁:心已许配。
翠袖:绿色的衣袖。
扇月:月下的扇子。
婵娟:美好的月亮或女子。

翻译

清晨的黄莺唤醒了沉睡,询问那昔日的美丽容颜,如今为谁而妆扮。
离别后,吴山的屏风遮挡,即使是楼台月色也显得凄冷,她的秀发如蝉翼般散落。
无法寄出的锦书,只有在银烛下焚烧,成千的纸片化作灰烬。
面对静静的寒潭,她又将离去的大雁视为过去的遗憾,全部洗净。
桃花只知贪婪地结果,似乎东风有意,吹动流水传递情意。
还记得那天,我心已许你,即使天寒日暮,你的翠袖仍是我唯一的依靠。
月下乘凤的梦境,却阻隔着千里婵娟,难以触及。
如今,她嗔怪人们不再相信,只因屋檐上的喜鹊再也不能带来好消息。

鉴赏

这首《菩萨蛮慢》是宋代词人罗志仁的作品,以晓莺唤醒回忆,描绘了一段深情而又遗憾的情感历程。词的开篇通过“晓莺催起”,形象地展现了清晨的生机与主人公被唤醒的情景。接着,词人追忆过去,询问那位美丽的女子如今为谁而忙碌,流露出深深的怀念。

“怅别后”三句,描绘了分别后的寂寥景象,吴山屏风掩映,楼阁空冷,只有燕月相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失落。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远方女子的思念,通过“锦字无凭”表达书信无法传递心意的无奈,只能借银烛燃烧信纸来寄托相思。

“对寒泓静碧”一句,将情感转向眼前的景色,面对静静的碧波,主人公试图洗去心中的遗憾。然而,“又把去鸿”一句,再次强调了离别的无奈,鸿雁南飞,带走的是他的愁绪和遗憾。

下片转而描述女子的生活,桃花虽美,但“自贪结子”,暗示女子已婚嫁,春风流水则象征着时光流逝和无可挽回。昔日的甜蜜回忆中,女子曾是他的依靠,但现在只能在梦中相见,千里之隔,如同婵娟月宫般遥不可及。

最后,词人以“扇月乘鸾”比喻梦境,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但现实却是“尽梦隔、婵娟千里”。他甚至嗔怪自己不再相信鹊桥相会的传说,因为现实中没有带来好消息的喜鹊。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回忆的穿插,展现了主人公对旧爱的深深怀念和无法逾越的距离感,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