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秦淮听歌地,碧桃花下一庵深
出处:《同董弱红夜泊静慈寺有怀马明府》
明 · 李云龙
水晶宫殿夜沉沉,明月飞来祇树林。
断岸正当山睡处,碧溪遥送海潮音。
凭将翠袖挥尘鞅,却傍红颜长道心。
记得秦淮听歌地,碧桃花下一庵深。
断岸正当山睡处,碧溪遥送海潮音。
凭将翠袖挥尘鞅,却傍红颜长道心。
记得秦淮听歌地,碧桃花下一庵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泊舟于静慈寺旁,思绪飘向远方的宁静画面。诗人以“水晶宫殿夜沉沉”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夜晚的宁静之中。接着,“明月飞来祇树林”,月亮如同飞舞的精灵,照亮了四周的树林,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
“断岸正当山睡处,碧溪遥送海潮音。”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山与水赋予了生命,山似乎在沉睡,而碧绿的溪流则仿佛在远方传递着大海的声音,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壮丽。
“凭将翠袖挥尘鞅,却傍红颜长道心。”诗人通过“翠袖”和“红颜”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这里的“挥尘鞅”和“长道心”分别象征着清除杂念和坚守信仰的决心。
最后,“记得秦淮听歌地,碧桃花下一庵深。”诗人回忆起曾经在秦淮河畔听歌的美好时光,以及那片碧桃花下的静谧庵堂,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与珍惜。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