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西域传来晚,犹及相如赋上林
出处:《葡萄架》
明 · 冯琦
一架扶疏碧水浔,午凉不散绿云深。
芳香未让醍醐美,秀色全滋薜荔阴。
紫玉含风秋液冷,玄珠入夜月华侵。
莫言西域传来晚,犹及相如赋上林。
芳香未让醍醐美,秀色全滋薜荔阴。
紫玉含风秋液冷,玄珠入夜月华侵。
莫言西域传来晚,犹及相如赋上林。
注释
扶疏:枝叶繁茂。碧水浔:碧绿的水面。
午凉:午后的清凉。
绿云深:绿色浓密如云。
芳香:香气。
醍醐:醇厚的酥酪。
秀色:美丽的色彩。
薜荔阴:薜荔的阴凉。
紫玉:紫色的果实。
秋液冷:秋风的冷露。
玄珠:黑色的种子。
月华侵:月光侵染。
西域:遥远的西域。
相如:司马相如。
赋上林:对上林苑的赞美诗篇。
翻译
一株枝叶繁茂的植物映在碧绿的水面,午后的清凉仍未消散,绿色浓密如云。它的香气不逊于醇厚的酥酪,美丽的色彩滋养着薜荔的阴凉处。
紫色的果实仿佛含着秋风的冷露,黑色的种子在夜晚被月光侵染。
不要说这植物是来自遥远的西域,它同样能引发司马相如对上林苑的赞美诗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冯琦的《葡萄架》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夏日景象。首句“一架扶疏碧水浔”,以葡萄架的繁茂枝叶与碧水相映,展现出盎然生机和清凉之意。"午凉不散绿云深"进一步强调了葡萄架带来的阴凉,仿佛绿色的云雾深藏其中。
接下来的两句“芳香未让醍醐美,秀色全滋薜荔阴”赞美葡萄的香气,将其比作醇厚的酥酪(醍醐)之美,同时提及葡萄的秀色滋养着周边的薜荔,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紫玉含风秋液冷",将葡萄比喻为紫色的美玉,在秋风中摇曳,其汁液仿佛带着寒意,更显其清新。
尾联“玄珠入夜月华侵,莫言西域传来晚”,将葡萄比作黑夜中的黑珍珠,月光下更显神秘,暗示葡萄虽源自西域,但此刻却在诗人的笔下与上林赋(汉代司马相如所作《上林赋》中的美景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葡萄的喜爱和对其品质的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葡萄的美丽和诱人之处,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葡萄及其文化背景的欣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