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寒山淡落晖,溪边风送客帆归
出处:《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
元末明初 · 刘基
溪上寒山淡落晖,溪边风送客帆归。
故家文物今何在,平世人民半巳非。
华发老翁啼进酒,蓬头稚子笑牵衣。
自嗟薄质行衰朽,未睹门廷赋采薇。
故家文物今何在,平世人民半巳非。
华发老翁啼进酒,蓬头稚子笑牵衣。
自嗟薄质行衰朽,未睹门廷赋采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丙申年十月返回故乡时所见的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溪上寒山淡落晖”以清冷的溪流、稀疏的山色和落日余晖,渲染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气氛。次句“溪边风送客帆归”则通过风送归帆,暗示诗人自己旅途归来,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第三句“故家文物今何在”表达了对故乡昔日繁华与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第四句“平世人民半已非”进一步深化这种人事变迁的感触,暗示家乡的人口和生活状态已经大不如前。
第五、六句通过“华发老翁啼进酒,蓬头稚子笑牵衣”,展现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白发老翁因世事沧桑而悲泣,蓬头稚子却无知无虑地欢笑,形成对比,反映出生活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诗人以“自嗟薄质行衰朽,未睹门廷赋采薇”收束全诗,感叹自己的身体日渐衰老,还未有机会像古代隐士那样在门前过着田园生活,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故乡景色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和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