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致身惟道在,野人思治愿公留
出处:《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
明 · 文徵明
四朝文物仰前修,一日功成遂乞休。
君子致身惟道在,野人思治愿公留。
狄门桃李叨知己,白下江山忆旧游。
莫谓白岩多乐事,希文常负庙廊忧。
君子致身惟道在,野人思治愿公留。
狄门桃李叨知己,白下江山忆旧游。
莫谓白岩多乐事,希文常负庙廊忧。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即将退休的官员乔冢宰的敬意与不舍之情。
首句“四朝文物仰前修”,赞扬了乔冢宰在四个朝代都深受尊重,他的德行和才能如同前贤一样被人仰慕。接着,“一日功成遂乞休”则描述了乔冢宰在政绩卓著后,选择功成身退,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君子致身惟道在,野人思治愿公留。”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乔冢宰的尊敬,认为君子追求的是道德与真理,而普通百姓则希望他能留在职位上继续治理国家。这既是对乔冢宰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
“狄门桃李叨知己,白下江山忆旧游。”这里提到乔冢宰曾是狄门(可能指某位重要人物)的知己,也曾在白下(即南京)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两句通过回忆往事,进一步加深了对乔冢宰的怀念之情。
最后,“莫谓白岩多乐事,希文常负庙廊忧。”这句话以欧阳修的别号“希文”来比喻乔冢宰,意思是不要以为退休后的生活只有快乐,实际上他依然心系国家大事,有着庙堂之上的忧虑。这既是对乔冢宰高尚情怀的肯定,也表达了对其未来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乔冢宰从政生涯的回顾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即将退休的官员的深厚情感和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