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骞雾散天日迷,山重野赭民睽睽
参差忽落画图间,白发朝臣惊欲倒。
咸阳初起阿房宫,六籍已焚兵已镕。
渭水函关万年固,终南泰华五云中。
复阁重楼郁相望,翠幄横铺九天上。
上容万人常有馀,下建大旗知几丈。
霞骞雾散天日迷,山重野赭民睽睽。
穷奢极丽犹未惬,谓海可梁天可梯。
蓬莱何处楼船远,上蔡东门叹黄犬。
六国楼台春草长,千门歌舞斜阳转。
游观未毕化埃尘,宫树凄凉野鹿驯。
至今世上丹青手,留与千年作谏臣。
鉴赏
这首诗《阿房宫》由元代诗人程文海所作,通过对阿房宫的描绘,展现了其奢华与辉煌,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
开篇“智力有穷天不老”,以对比手法,指出人的智慧有限,而自然永恒,为全诗奠定了历史沧桑的基调。接着“秦帝山河迹如扫”一句,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山河壮丽的景象仿佛被轻轻扫过,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帝国的兴衰。
“参差忽落画图间,白发朝臣惊欲倒”两句,通过想象中的画面与现实的对比,以及白发朝臣的反应,表现了阿房宫的宏伟与震撼力,同时也暗示了权力更迭的残酷。
“咸阳初起阿房宫,六籍已焚兵已镕”点明了阿房宫的建造背景,即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彰显其威严和权力,开始兴建这座宫殿,同时暗含了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体现了权力的极致与残酷。
“复阁重楼郁相望,翠幄横铺九天上”描绘了阿房宫的建筑之美,层层叠叠的楼阁与翠绿的帷幕,仿佛直入云端,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势。
“上容万人常有馀,下建大旗知几丈”进一步展示了阿房宫的规模宏大,能够容纳众多人群,旗帜高悬,象征着权力的至高无上。
“霞骞雾散天日迷,山重野赭民睽睽”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阿房宫的繁华背后是人民的苦难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
“穷奢极丽犹未惬,谓海可梁天可梯”这两句表达了对阿房宫奢华至极的讽刺,认为即便是大海也能架桥,天空也能搭建阶梯,夸张地表现了其奢华程度之高。
“蓬莱何处楼船远,上蔡东门叹黄犬”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暗示了权力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六国楼台春草长,千门歌舞斜阳转”描绘了阿房宫的衰败景象,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只有荒草和夕阳见证了这一切。
“游观未毕化埃尘,宫树凄凉野鹿驯”总结了阿房宫的最终命运,从繁华到荒废,从权力的中心变为荒凉之地。
“至今世上丹青手,留与千年作谏臣”表达了对后世艺术家的期待,希望他们能通过艺术作品,警示世人,反思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不仅描绘了阿房宫的壮丽与奢华,也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兴衰和人性的复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反思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