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来大雨风,蔗苗况如赭
一径长逶迤,四野青草断。
道旁一老翁,牵萝发浩叹。
茅屋颠风飘,禾田恶水漫。
穷民兼饿殍,腹枵已年半。
荒鸡号昏宵,鳏鱼旷晨旦。
出门天地空,四顾无樵爨。
官吏日叩门,敲扑驱种蔗。
糖税归国家,糖利归会社。
农户绝饔飧,啼饥穷日夜。
农夫剧苦辛,为农难为稼。
蔗田虽有收,贱估不论价。
昨来大雨风,蔗苗况如赭。
徙倚到东皋,嗷嗷盈四野。
去年雨烂苗,今年风残稻。
陂塘处处乾,水租徵更早。
野田璺如龟,无禾亦无草。
农夫畏出门,坐饿成枯槁。
妇孺啼于床,牛羊号于皂。
粒米贵如珠,况乃乏刍稿。
荷锄何处施,悠悠望有昊。
潦后布旱云,雨露绝点滴。
四野烂如泥,炎威乃赫赫。
枯苗涸田间,峥嵘日火赤。
万户亿人家,群饥成菜色。
此间祲气多,有雨亦无泽。
况乃恒阳天,庶草何由殖。
薰风来若丝,解愠空太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代农村的贫困与苦难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农民在恶劣环境下的生活状态。
首句“村家何错落,村树何凌乱”以错落有致的村落和杂乱无章的树木开篇,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接着,“一径长逶迤,四野青草断”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四周是被割断的青草,暗示着土地的贫瘠和生活的艰难。
“道旁一老翁,牵萝发浩叹”一句,将目光聚焦在一位老翁身上,他牵着藤蔓,发出长长的叹息,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和痛苦。随后,诗人详细描述了老翁所面临的困境:茅屋被风吹得摇摇欲坠,禾田被洪水淹没,穷苦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
“荒鸡号昏宵,鳏鱼旷晨旦”运用拟人手法,通过鸡鸣和鱼的沉默,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荒凉和清晨的寂静,反衬出人们生活的艰辛。接下来,“出门天地空,四顾无樵爨”则强调了农民外出时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他们面对的是空荡荡的世界,没有炊烟升起的地方。
“官吏日叩门,敲扑驱种蔗”揭示了官府的压迫,农民被迫种植甘蔗,而糖税却归国家和会社所有,农民自己却陷入了饥饿的深渊。这一段描绘了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的悲惨命运。
“农夫剧苦辛,为农难为稼”表达了农民耕作的艰辛,即使收获了甘蔗,也因价格低廉而无法维持生计。大雨和强风的侵袭使得作物受损,农民们在绝望中徘徊,四处寻找生存的希望。
“陂塘处处乾,水租徵更早”描述了干旱和水灾的交替,农民不仅要面对自然的残酷,还要承受额外的税收压力。土地龟裂,无禾无草,农民们害怕出门,最终陷入饥饿和疾病的困扰。
“妇孺啼于床,牛羊号于皂”描绘了家庭的悲惨景象,妇女和儿童在床上哭泣,牲畜在圈里哀号,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绝望和痛苦。
“粒米贵如珠,况乃乏刍稿”强调了粮食的稀缺和昂贵,连草料都无法得到,进一步凸显了农民生活的困苦。最后,“荷锄何处施,悠悠望有昊”表达了农民对未来渺茫的期待,他们手握锄头,却不知道何处可以耕种,只能遥望天空,寄托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清代农村社会的贫困、苦难以及农民的抗争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