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囊露洗看书眼,静夜风调入弄琴
出处:《咏署中杂木》
清 · 牛焘
古木森森旧成林,斤斧相寻直到今。
剩有楸梧留彩翼,新栽桃李布清阴。
仙囊露洗看书眼,静夜风调入弄琴。
异日轮囷期广厦,怜才须见百年心。
剩有楸梧留彩翼,新栽桃李布清阴。
仙囊露洗看书眼,静夜风调入弄琴。
异日轮囷期广厦,怜才须见百年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署中杂木的生长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以及对树木未来的美好期待。首句“古木森森旧成林”,以“古木”、“森森”、“旧成林”三词,生动地勾勒出一片古老而茂密的树林景象,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接着,“斤斧相寻直到今”一句,巧妙地将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生长联系起来,暗示着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剩有楸梧留彩翼,新栽桃李布清阴”两句,通过对比“剩有”的老树和“新栽”的桃李,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同时也表达了对老树留下庇护之翼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新生树木带来清新阴凉的期待。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也蕴含了对生命延续的思考。
“仙囊露洗看书眼,静夜风调入弄琴”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树木赋予了人的特性,仿佛树木在夜晚享受着清风的抚慰,弹奏着心灵的乐章,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种描写方式,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也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雅情趣。
最后,“异日轮囷期广厦,怜才须见百年心”两句,将目光投向未来,表达了对树木成长的期待,希望它们能够成为支撑大厦的栋梁之材,同时也寄托了对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深深关切。这里的“百年心”,不仅指树木的成长周期,更象征着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对人才培育的长远眼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杂木生长环境的描绘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深切关怀,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