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朝吟枯桑柘,暮泣空杼机全文

朝吟枯桑柘,暮泣空杼机

出处:《赠韩郎中愈 其二
唐 · 孟郊
硕鼠既穿墉,又啮机上丝。
穿墉有闲土,啮丝无馀衣。
朝吟枯桑柘,暮泣空杼机
岂是无巧妙,丝断将何施。
众人尚肥华,志士多饥羸。
愿君保此节,天意当察微。

注释

硕鼠:大老鼠。
既:已经。
穿墉:打穿墙壁。
啮:啃食。
机上丝:织布机上的丝线。
闲土:空隙。
馀衣:剩余的衣物。
朝吟:早晨的吟唱。
暮泣:傍晚的哭泣。
巧妙:巧手。
丝断:丝线断了。
肥华:奢华。
饥羸:饥饿瘦弱。
保此节:坚守节操。
察微:关注细微之处。

翻译

硕鼠已经打穿了墙壁,又啃食着织布机上的丝线。
墙壁被它挖出了缝隙,丝线被它吃得精光,却没留下足够的衣物。
早晨还听见它吟唱在枯桑柘间,傍晚却只能在空荡的织布机旁哭泣。
并非它没有巧手,只是丝线断了,又能用来做什么呢。
一般人追求奢华,而有志之士却常常饥饿瘦弱。
希望您能坚守节操,因为上天会关注这些细微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凉的生活境况,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不平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开篇“硕鼠既穿墉,又啮机上丝”两句,生动地展示了老鼠的贪婪和破坏性,它们不仅毁坏城墙,还要去咬断织布机上的丝线。这两种行为都意味着破坏和无序。

接下来的“穿墉有闲土,啮丝无馀衣”进一步说明了这种破坏带来的后果:老鼠在城墙上留下的洞穴里还有多余的泥土,但它们咬断的丝线却不足以织成一件完整的衣服。这里诗人巧妙地用物象征,反映出社会上的不公和个人生活中的困顿。

“朝吟枯桑柘,暮泣空杼机”表达了诗人的悲凉心情。在早晨时分,他还能对着干枯的桑树和柘树吟唱歌谣,但到了傍晚,只有空无一物的织布机让他感到绝望而哭泣。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岂是无巧妙,丝断将何施”则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困惑。诗人质疑自己的手艺是否真的没有一点技巧,为何连织布的丝线都保不住?这不仅是对个人技艺的怀疑,更是对整个生活境遇的不满。

“众人尚肥华,志士多饥羸”这一句,是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尖锐批评。外表光鲜美好的“众人”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肮脏,而那些有远大抱负的“志士”却往往处于贫困和饥饿之中。这两种对比,凸显了社会的不公与矛盾。

最后,“愿君保此节,天意当察微”是一种期望与祈求。诗人希望君主能够保持正义,关注那些微小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和细节,希望通过君主的明智和公正来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现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深刻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