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穿林鸟出巢,人语阗门狗窥窦
出处:《游东塔雨中夜归二首 其二》
宋 · 孙觌
山色凌寒春尚瘦,潭影涵空清可漱。
漠漠云行紫竹闲,斑斑雨湿黄昏后。
火炬穿林鸟出巢,人语阗门狗窥窦。
杖藜有兴会重来,更待黄鹂哢晴昼。
漠漠云行紫竹闲,斑斑雨湿黄昏后。
火炬穿林鸟出巢,人语阗门狗窥窦。
杖藜有兴会重来,更待黄鹂哢晴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夜归时的东塔景色,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氛围。首句“山色凌寒春尚瘦”以“凌寒”二字点明季节,虽是初春,但山色依然显得清瘦,暗示着冬末春初的过渡阶段。接着,“潭影涵空清可漱”一句,通过潭水倒映天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澈透明、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
“漠漠云行紫竹闲”描绘了云雾缭绕、紫竹静立的画面,紫竹在云雾中显得格外宁静,仿佛与世隔绝。而“斑斑雨湿黄昏后”则通过雨后的黄昏,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之美。
“火炬穿林鸟出巢”展现了雨后夜晚的生动场景,火炬穿过密林,鸟儿从巢中飞出,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人语阗门狗窥窦”则描绘了归家途中的人声鼎沸与门户紧闭的狗,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最后,“杖藜有兴会重来,更待黄鹂哢晴昼”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即使是在雨中夜归,也期待再次前来,欣赏晴天里黄鹂的啼鸣,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